项目整合管理之制定项目管理计划(4.2)

/ 0评 / 0

制定项目管理计划是定义、准备和协调项目计划的所有组成部分,并把它们整合为一份综合项目管理计划的过程。 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生成一份综合文件,用于确定所有项目工作的基础及其执行方式,它仅开展一次或仅在项目的预定义点开展。

制定项目管理计划-ITTO

项目管理计划可以是概括或详细的,而每个组成部分的详细程度取决于具体项目的要求。 项目管理计划应基准化,至少应规定项目的范围、时间和成本方面的基准,以便据此考核项目执行情况和管理项目绩效。 在确定基准之前,可能要对项目管理计划进行多次更新,且这些更新无需遵循正式流程。但是一旦确定了基准,就只能通过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进行更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需要进行变更,应提出变更请求以待决定。 这一过程将形成一份项目管理计划,在项目收尾之前,该计划需要通过不断更新来渐进明细,并且这些更新需要得到控制和批准。

输出:项目管理计划

项目管理计划是说明项目执行、监控和收尾方式的一份文件,它整合并综合了所有子管理计划和基准,以及管理项目所需的其他信息。
项目管理计划组件包括(但不限于)

  1. 范围管理计划。确立如何定义、制定、监督、控制和确认项目范围。
  2. 需求管理计划。确定如何分析、记录和管理需求。
  3. 进度管理计划。为编制、监督和控制项目进度建立准则并确定活动。
  4. 成本管理计划。确定如何规划、安排和控制成本。
  5. 质量管理计划。确定在项目中如何实施组织的质量政策、方法和标准。
  6. 资源管理计划。指导如何对项目资源进行分类、分配、管理和释放。
  7. 沟通管理计划。确定项目信息将如何、何时、由谁来进行管理和传播。
  8. 风险管理计划。确定如何安排与实施风险管理活动。
  9. 采购管理计划。确定项目团队将如何从执行组织外部获取货物和服务。
  10. 相关方参与计划。确定如何根据相关方的需求、利益和影响让他们参与项目决策和执行。

基准:

  1. 范围基准。经过批准的范围说明书、工作分解结构 (WBS) 和相应的 WBS 词典,用作比较依据。
  2. 进度基准。经过批准的进度模型,用作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的依据。
  3. 成本基准。经过批准的、按时间段分配的项目预算,用作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的依据。

其他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制定项目管理计划-计划与文件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