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进度计划是分析活动顺序、持续时间、资源需求和进度制约因素,创建进度模型,从而落实项目执行和监控的过程。 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为完成项目活动而制定具有计划日期的进度模型。
本过程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开展。


制定可行的项目进度计划是一个反复进行的过程。 关键步骤包括定义项目里程碑、识别活动并排列活动顺序,以及估算持续时间。一旦活动的开始和完成日期得到确定,通常就需要由分配至各个活动的项目人员审查其被分配的活动。
输出:进度基准
进度基准是经过批准的进度模型,只有通过正式的变更控制程序才能进行变更,用作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的依据。
输出:项目进度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是进度模型的输出,为各个相互关联的活动标注了计划日期、持续时间、里程碑和所需资源等关系。 可以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图形来呈现:
- 横道图。横道图也称为“甘特图”
- 里程碑图。与横道图类似,但仅标示出主要可交付成果和关键外部接口的计划开始或完成日期。
- 项目进度网络图。这些图形通常用活动节点法绘制,没有时间刻度,纯粹显示活动及其相互关系,有时也称为“纯逻辑图”。
输出:进度数据
项目进度模型中的进度数据是用以描述和控制进度计划的信息集合。进度数据至少包括进度里程碑、进度活动、活动属性,以及已知的全部假设条件与制约因素,而所需的其他数据因应用领域而异。 经常可用作支持细节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 按时段计列的资源需求,往往以资源直方图表示;
- 备选的进度计划,如最好情况或最坏情况下的进度计划、经资源平衡或未经资源平衡的进度计划、有强制日期或无强制日期的进度计划;
- 使用的进度储备。
进度数据还可包括资源直方图、现金流预测,以及订购与交付进度安排等其他相关信息。
输出:项目日历
在项目日历中规定可以开展进度活动的可用工作日和工作班次,它把可用于开展进度活动的时间段(按天或更小的时间单位)与不可用的时间段区分开来。
输出:变更请求
修改项目范围或项目进度计划之后,可能会对范围基准和/或项目管理计划的其他组成部分提出变更请求,应该通过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见 4.6 节)对变更请求进行审查和处理。
预防措施可包括推荐的变更,以消除或降低不利进度偏差的发生概率。
输出: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进度管理计划。可能需要更新进度管理计划,以反映制定和管理进度计划的方式的变更。
成本基准。在针对范围、资源或成本估算的变更获得批准后,需要对成本基准做出相应的变更。有时成本偏差太过严重,以至于需要修订成本基准,以便为绩效测量提供现实可行的依据。
输出:项目文件更新
可在本过程更新的项目文件包括(但不限于):
- 活动属性。更新活动属性以反映在制定进度计划过程中所产生的对资源需求和其他相关内容的修改。
- 假设日志。可能需要更新假设日志,以反映创建进度模型时发现的有关持续时间、资源使用、排序或其他信息的假设条件的变更。
- 持续时间估算。资源的数量和可用性以及活动依赖关系可能会引起持续时间估算的变更。如果资源平衡分析改变了资源需求,就可能需要对持续时间估算做出相应的更新。
- 经验教训登记册。在更新经验教训登记册时,可以增加能够有效和高效制定进度模型的技术。
- 资源需求。资源平衡可能对所需资源类型与数量的初步估算产生显著影响。如果资源平衡分析改变了资源需求,就需要对资源需求做出相应的更新。
- 风险登记册。可能需要更新风险登记册,以反映进度假设条件所隐含的机会或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