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相关方管理(13)

/ 0评 / 0

项目相关方管理包括用于开展下列工作的各个过程:识别能够影响项目或会受项目影响的人员、团体或组织,分析相关方对项目的期望和影响,制定合适的管理策略来有效调动相关方参与项目决策和执行


项目相关方管理的过程是:

13.1 识别相关方 — 识别相关方是定期识别项目相关方,分析和记录他们的利益、参与度、相互依赖性、影响力和对项目成功的潜在影响的过程。

13.2 规划相关方参与 — 规划相关方参与是根据相关方的需求、期望、利益和对项目的潜在影响, 制定项目相关方参与项目的方法的过程。

13.3 管理相关方参与 — 管理相关方参与是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协作,以满足其需求与期望,处理问题,并促进相关方合理参与的过程。

13.4 监督相关方参与 — 监督项目相关方关系,并通过修订参与策略和计划来引导相关方合理参与项目的过程。

项目干系人概述

项目相关方管理的核心概念

每个项目都有相关方,他们会受项目的积极或消极影响,或者能对项目施加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有些相关方影响项目工作或成果的能力有限,而有些相关方可能对项目及其期望成果有重大影响。  为提高成功的可能性,应该在项目章程被批准、项目经理被委任,以及团队开始组建之后,尽早开始识别相关方并引导相关方参与。 
相关方满意度应作为项目目标加以识别和管理。有效引导相关方参与的关键是重视与所有相关方保持持续沟通(包括团队成员),以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处理所发生的问题、管理利益冲突, 并促进相关方参与项目决策和活动 
应该经常开展识别相关方、排列其优先级以及引导其参与等活动。至少要在以下时点开展这些活动:

项目相关方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新兴实践

“相关方”一词的外延正在扩大,从传统意义上的员工、供应商和股东扩展到涵盖各式群体,包括监管机构、游说团体、环保人士、金融组织、媒体,以及那些自认为是相关方的人员。

在敏捷或适应型环境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高度变化的项目更需要项目相关方的有效互动和参与。 为了开展及时且高效的讨论及决策,适应型团队会直接与相关方互动,而不是通过层层的管理级别 。 为加快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的信息分享,敏捷型方法提倡高度透明。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