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相关方是定期识别项目相关方,分析和记录他们的利益、参与度、相互依赖性、影响力和对项目成功的潜在影响的过程。 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使项目团队能够建立对每个相关方或相关方群体的适度关注。 本过程应根据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定期开展。


本过程通常在编制和批准项目章程之前或同时首次开展。 本过程需在必要时重复开展,至少应在每个阶段开始时,以及项目或组织出现重大变化时重复开展。每次重复开展本过程,都应通过查阅项目管理计划组件及项目文件,来识别有关的项目相关方。
输出:相关方登记册
相关方登记册是识别相关方过程的主要输出。它记录关于已识别相关方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 身份信息。姓名、组织职位、地点、联系方式,以及在项目中扮演的角色。
- 评估信息。主要需求、期望、影响项目成果的潜力,以及相关方最能影响或冲击的项目生命周期阶段。
- 相关方分类。用内部或外部,作用、影响、权力或利益,上级、下级、外围或横向,或者项目经理选择的其他分类模型,进行分类的结果。
输出:变更请求
首次开展识别相关方过程,不会提出任何变更请求。但随着在后续项目期间继续识别相关方,新出现的相关方或关于现有相关方的新信息可能导致对产品、项目管理计划或项目文件提出变更请求。
输出: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 需求管理计划。新识别的相关方可能会影响规划、跟踪和报告需求活动的方式。
- 沟通管理计划。沟通管理计划记录相关方的沟通要求和已商定的沟通策略。
- 风险管理计划。如果相关方的沟通要求和已商定的沟通策略会影响管理项目风险的方法,就应在风险管理计划中加以反映。
- 相关方参与计划。相关方参与计划记录针对已识别相关方的商定的沟通策略。
输出:项目文件更新
- 假设日志。大量关于相对权力、利益和相关方参与度的信息,都是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的。应该在假设日志中记录这些假设条件。此外,还要在假设日志中记录会影响与具体相关方互动的各种制约因素。
- 问题日志。在本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应该记录到问题日志中。
- 风险登记册。风险登记册记录在本过程中识别,并通过风险管理过程加以管理的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