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风险应对是为处理整体项目风险敞口,以及应对单个项目风险,而制定可选方案、选择应 对策略并商定应对行动的过程。 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制定应对整体项目风险和单个项目风险的适当方法;本过程还将分配资源,并根据需要将相关活动添加进项目文件和项目管理计划。 本过程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开展。

一旦完成对风险的识别、分析和排序,指定的风险责任人就应该编制计划,以应对项目团队认为足够重要的每项单个项目风险。 风险应对方案应该与风险的重要性相匹配、能经济有效地应对挑战、在当前项目背景下现实可行、能获得全体相关方的同意,并由一名责任人具体负责。
要为实施商定的风险应对策略,包括主要策略和备用策略(若必要),制定具体的应对行动。 如果选定的策略并不完全有效,或者发生了已接受的风险,就需要制定应急计划(或弹回计划)。 往往需要为风险分配时间或成本应急储备,并可能需要说明动用应急储备的条件。
输出:变更请求
规划风险应对后,可能会就成本基准和进度基准,或项目管理计划的其他组件提出变更请求,应该通过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对变更请求进行审查和处理。
输出: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 进度管理计划。对进度管理计划的变更包括:资源负荷和资源平衡变更,或进度策略更新等。
- 成本管理计划。对成本管理计划的变更包括:成本会计、跟踪和报告变更,以及预算策略和应急储备使用方法更新等。
- 质量管理计划。对质量管理计划的变更包括:满足需求的方法、质量管理方法, 或质量控制过程的变更等。
- 资源管理计划。对资源管理计划的变更包括:资源配置变更,以及资源策略 更新等。
- 采购管理计划。对采购管理计划的变更包括:自制或外购决策或合同类型 的更改等。
- 范围基准。如果商定的风险应对策略导致了范围变更,且这种变更已经获得批准,那么就要对范围基准做出相应的变更。
- 进度基准。如果商定的风险应对策略导致了进度估算变更,且这种变更已经获得批准,那么就要对进度基准做出相应的变更。
- 成本基准。如果商定的风险应对策略导致了成本估算变更,且这种变更已经获得批准,那么就要对成本基准做出相应的变更。
输出:项目文件更新
- 假设日志。在规划风险应对过程中,可能做出新的假设、识别出新的制约 因素,或者现有的假设条件或制约因素可能被重新审查和修改。应该更新假设日志,记录 这些新信息。
- 成本预测。成本预测可能因规划的风险应对策略而发生变更。
- 经验教训登记册。更新经验教训登记册,记录适用于项目的未来阶段或未来项目的风险应对信息。
- 项目进度计划。可以把用于执行已商定的风险应对策略的活动添加到项目进 度计划中。
- 项目团队派工单。一旦确定应对策略,应为每项与风险应对计划相关的措施分配必要的资源,包括用于执行商定的措施的具有适当资质和经验的人员(通常在项目团队中)、合理的资金和时间,以及必要的技术手段。
- 风险登记册。需要更新风险登记册,记录选择和商定的风险应对措施。风险登记册的更新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 商定的应对策略;
- 实施所选应对策略所需要的具体行动;
- 风险发生的触发条件、征兆和预警信号;
- 实施所选应对策略所需要的预算和进度活动;
- 应急计划,以及启动该计划所需的风险触发条件;
- 弹回计划,供风险发生且主要应对措施不足以应对时使用; u n 在采取预定应对措施之后仍然存在的残余风险,以及被有意接受的风险;
- 由实施风险应对措施而直接导致的次生风险。
- 风险报告。新风险报告,记录针对当前整体项目风险敞口和高优先级风险的经商定的应对措施,以及实施这些措施之后的预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