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OM基础知识

/ 0评 / 0

DICOM简介及历史

DICOM(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是医学影像处理领域中的一种标准格式,它定义了医学影像数据的格式、传输方式、元数据和应用程序接口等方面的标准。DICOM的开发和推广始于1980年代,旨在为不同厂商和不同设备之间的医学影像数据传输和共享提供一个标准化的平台。

DICOM最初由美国国家电子计算机技术中心(NEMA)和欧洲电子电气制造商协会(COCIR)联合制定,第一个版本于1985年发布。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DICOM也不断更新和完善。目前,最新的DICOM标准为DICOM 3.0,包含了对不同类型医学影像数据的支持,包括CT、MRI、PET、X射线、超声等。

DICOM的推广和应用使得不同设备、不同厂商之间的医学影像数据交换和共享变得更加方便和安全,同时也促进了医学影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DICOM标准已成为医学影像处理领域中最为广泛使用的标准格式之一,对医疗保健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DICOM标准及其版本

DICOM(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是医学影像处理领域中的一种标准格式,它定义了医学影像数据的格式、传输方式、元数据和应用程序接口等方面的标准。DICOM标准是由美国国家电子计算机技术中心(NEMA)和欧洲电子电气制造商协会(COCIR)共同制定的,并得到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认可。DICOM标准从1985年开始发布,至今已经发展到了DICOM 3.0版本。

DICOM 3.0标准是DICOM标准的最新版本,它包含了之前版本的所有功能和特性,并加入了更多新的特性和扩展。DICOM 3.0版本的主要特点包括:

此外,DICOM标准还有一些较为重要的版本,包括:

总的来说,DICOM标准的版本不断升级,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支持不同类型的医学影像设备和更加安全、可靠地传输和共享医学影像数据。

DICOM标准中定义的数据类型和数据结构

DICOM(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标准定义了医学影像数据的格式、传输方式、元数据和应用程序接口等方面的标准。在DICOM标准中,定义了多种不同的数据类型和数据结构,用于描述医学影像数据的各种特征和属性。

下面是DICOM标准中常用的数据类型和数据结构:

  1. 数值型数据类型:DICOM中定义了多种不同的数值型数据类型,包括有符号整型、无符号整型、浮点数等。这些数据类型被广泛用于表示医学影像数据中的各种数值属性,如像素值、灰度值等。
  2. 字符串型数据类型:DICOM中定义了多种不同的字符串型数据类型,包括普通字符串、日期和时间、唯一标识符等。这些数据类型被广泛用于表示医学影像数据中的各种字符串属性,如患者姓名、病历号、序列号等。
  3. 序列数据类型:DICOM中定义了序列数据类型,用于描述医学影像数据中的多个属性值。序列数据类型本身是一个数据结构,其中包含多个数据元素,每个数据元素又包含一个或多个数据类型。序列数据类型被广泛用于表示医学影像数据中的多个影像序列、多个时间点的影像等。
  4. 结构化报告数据类型:DICOM中定义了结构化报告数据类型,用于描述医学影像数据中的结构化报告。结构化报告数据类型本身是一个数据结构,其中包含多个数据元素,每个数据元素又包含一个或多个数据类型。结构化报告数据类型被广泛用于表示医学影像数据中的结构化报告,如放射学报告、病理学报告等。

在DICOM标准中,每个数据元素都具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和一个数据类型,用于描述医学影像数据中的一个属性或特征。数据元素的值可以是单个数据类型,也可以是多个数据类型组成的复合类型。这些数据类型和数据结构的定义,为医学影像数据的描述、传输和分析提供了标准化的基础。

DICOM标准中定义的图像数据元素和属性

在DICOM标准中,图像数据元素和属性用于描述医学影像数据的各种特征和属性,包括像素值、影像分辨率、空间定位等。这些数据元素和属性的定义和编码方式在DICOM标准中都有详细的规定。

下面是DICOM标准中常用的图像数据元素和属性:

  1. SOP Instance UID:SOP实例唯一标识符,用于标识DICOM图像的唯一性。
  2. Image Type:DICOM图像类型,包括多种类型,如常规图像、局部增强图像、磁共振成像等。
  3. Samples per Pixel:每像素样本数,用于描述图像中每个像素的样本数。
  4. Photometric Interpretation:光度学解释,用于描述图像中像素值的光度学意义。
  5. Rows、Columns、Pixel Spacing:行、列、像素间距,用于描述图像的分辨率和像素间距。
  6. Bits Allocated、Bits Stored、High Bit:位分配、存储位数、高位,用于描述图像中每个像素的位数和数值范围。
  7. Window Center、Window Width:窗位、窗宽,用于描述图像中显示窗的中心和宽度。
  8. Modality:成像模态,用于描述生成图像的成像设备类型,如X射线、CT、MRI等。
  9. Patient Position、Image Orientation、Slice Location:患者体位、图像定位、层面位置,用于描述图像的空间定位信息。
  10. Pixel Data:像素数据,用于存储图像中每个像素的数值。

以上仅是DICOM标准中常见的图像数据元素和属性之一,还有很多其他的数据元素和属性用于描述不同的图像特征和属性。这些数据元素和属性的定义和编码方式的统一性,为不同DICOM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数据分析提供了标准化的基础。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